欢迎来到,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官网
010-8589 6967
首页 > 纪实作品 > 详情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在山城迎国庆 / 李俊海
来源: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4-10-02


作者:李俊海


国庆前夕,我的山城就已经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秋高气爽,风云际会,山峦如黛,柳水奔流。每到这个季节,无需约定,山城会变得格外热烈。

明显的感觉是今年山城聚集的人多了。秋季斑斓,周边地区走亲访友的人多了,本地上学务工的孩子们回流,外地在县城购房人滞留,加上北京、平谷城际直达客运班车通达,京沈高铁27分钟就能直通以及老式绿皮火车的运载,涌入县城的人们骤增。人气旺盛,小城红火。山城十里长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临街的店铺早早地悬挂起国旗,整个街区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欢乐祥和。

进入九月下旬,县城中心文化广场上的各种活动就已应接不暇,一些重头戏和大型主题活动陆续登场。文化广场对面的工人文化宫演出大厅精彩纷呈,28日举办“祖国祖国我爱你”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少儿朗诵大赛颁奖典礼。29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会。朗诵会在舞蹈《祖国之恋》中拉开帷幕,朗诵者们先后朗诵了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经典诗文,以及《风骨》《秋天里的中国》《穿越时空的对话》和兴隆本土诗人原创诗歌《兴隆组诗》《梨花物语》《金秋序曲》《迎一场雪等你来》《兴隆好人》等爱国主题、家国情怀的优秀诗词作品。其中的那首现代诗《梨花物语》是我春天在闻名遐迩的青松岭采风创作的作品。

29日上午,县城中心文化广场的活动被推向高潮。一场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大型主题文化展览隆重开幕。展览布置了兴隆映像、历史回望、红色血脉、书影凝香、书画琳琅、非遗精粹、兴隆味道等七大展区。在展览现场,观众身临其境地观赏歌舞影视作品,参观文化书籍,观摩书画家现场创作,欣赏创意奇石根艺作品、满族八大碗美食、绿色原产地土特产以及非遗艺术品现场制作表演等,一场场景化十足的文化省会吸引线上线下数万人参与。人们通过纵贯兴隆古今历史文化,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兴隆时代变迁,体验接地气的文化成果,凝聚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殷殷之情。

在广场上,我见到了县文化馆馆长钱飞龙,他是活动的组织者兼“场务总监”,比比划划地忙的不亦乐乎。听他介绍,这些天各种文化演艺展示活动非常多,县城的主场安排较大的主题活动,其余的时间场次还要安排给社会各专业协会、老年大学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编排的项目,这还不包括乡镇及较大居民区的节庆文娱演出。他说,今年正值祖国华诞75周年,各种庆祝演出及展示特别多,但是各项目安排指导得力,活动井然有序。

一个只有十多万人居住的小城,虽然规模远不及京津周边大中城市那样繁华,但在这临近祖国华诞75周年的节点,节庆的氛围丝毫不输城里。近日来,整个城区各种文化场所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参与面广,群众喜闻乐见,山城人一张张笑脸就是证明。

与往年不同的是,线上国庆主题文化如火如荼,成为一大亮点。在这个全民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主播和文化创客。无论是景区景点、旅游文化推荐官,还是民宿主、歌手、诗人或快递小哥,凭借抖音快手公众号短视频,都可以拿出自己的绝活出镜亮相,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大咖,粉丝动辄数十万是常事。我在广场上见到了熟悉的一位民间艺术大师,玩儿奇石根艺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告诉我说,他的根艺和石雕《长城》《一带一路》等作品最近斩获大奖,他的抖音“燕山青松岭手艺人”账号受众有几百万之多,但只展示艺术品,不带货。我所熟知的县内十多个书画摄影和诗歌文学艺术群,微刊美篇公众号几乎每月交流一期,每期国内受众有的达到十几万人次,有许多作品被大网站平台或刊物转载。进入九月份,这些线上载体异常活跃,以金秋和国庆为主题的作品征集进入高潮。


 


我作为文学爱好者和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推动者,这个时候自然是非常忙碌。除了组织几个协会会员为省市工会、老干部、文联系统创作有关国庆和秋季主题活动作品之外,还要为《老人世界》《中国乡村》《中国纪实文学》《中华诗词》等省级以上刊物征集征文稿件。粗略统计,县内外微信平台和刊物国庆题材征集作品有几百篇(件),这些描写城乡新生活新风貌,讴歌新时代的原创作品,就是祖国发展进步的实地写真。

一个朋友介绍国外微群给我,是美国亚特兰大华人组织的,还有自己的纸刊《新报》,据说受众十多万人。他们也在国庆前夕征集祖国75华诞的稿子,我就将新创作的两首格律诗传给群主,请他审核。


七律 • 祖国75华诞感怀(新韵)

李俊海

墨孔疮痍天地暗,红旗漫卷送流年。

幸别褴褛辞霉运,迎取明光换旧颜。

万众一心图复兴,八方四面建家园。

超英赶美七十载,华夏繁荣盛空前。

 

五律 • 晚秋

李俊海

家山新果下,拂露老农收。

民宿林间立,游人翠谷留。

拾英分豆薯,推盏话幽州。

如意乡村景,开心塞北秋。


群主编辑收到我的稿子后告诉我说,那首七律中有敏感词句怕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不好采用,问能不能修改一下?我说,我创作的意涵是准确真实的,不采用也不必勉强。于是,《新报》只刊登了五律.晚秋。当时我就想,诗中的“超英赶美”词组是引用新中国五十年代国家领袖提出的号召用语,这在当年被西方国家嗤之以鼻的奋斗目标,历经七十五年和几代人的拼搏努力成为了现实。眼下祖国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正是令西方国家羡慕嫉妒恨甚至是恐惧的理由吗?诗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刊登与否我不会计较,反正我要为我的祖国引吭高歌。

金秋时节登高远望,多年来已成惯例。30日上午,我乘兴攀登城北的兴隆山,它不过是坐卧在燕山怀抱里的一座小山而已。登上海拔700多米的山顶,天不作美,天半阴着略显压抑。但环视四野,飘忽在各处的秋雾把整个山城装扮得扑朔迷离,宛如仙境。其实,这山城的历史仅有百年。史料记载,清顺治18年在遵化马兰峪始建清东陵起,这里方圆800里均被划为“后龙风水禁地”,封禁长达254年之久。民国四年(1915年)3月,兴隆“后龙风水”禁区开禁,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兴隆县。在开禁前,兴隆山下是一个清朝御林军用作护陵守卫营讯的地方,呈现一派“森林满山,树木遮天,野兽无数,遍地涌泉”的壮丽景观。随着清王朝的衰败,作为皇家风水禁地的雾灵山地区也随之开禁开垦,周边开拓者争相涌入,落脚谋生,小镇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新生的山城日新月异,出具规模。由于这里是革命老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山区建设备受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江泽民等曾经莅临山城。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蓝天白云下的山城,环境优美,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物阜民安。因气候凉爽和紧邻京津区位优势,兴隆山城名声鹊起,逐渐成为环京津地区避暑休闲首选地。自2018年起,兴隆连续多年荣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称号及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驻足山顶,鸟瞰我那熟悉又陌生的山城,忽然感慨万千。记得50年前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时,最宏伟的建筑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统治县城的时候留下的两座三层木结构小木楼,城区街道狭窄,破旧不堪,房屋低矮,环境脏乱,远不如当下的县内一个大点村的水平。而现在的县城,将我的记忆穿越到一个另一个世界里。眨眨眼睛,脚下是一个如诗如画的新山城。此时,山城传来阵阵悦耳的鼓乐声,定是某个社区在组织节庆演出活动。再看我的山城,景色怡人,旌旗招展,人们被淹没在红色海洋之中。





李俊海,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兴隆县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兴隆县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在国内媒体平台刊载诗文作品数百篇件,著有《燕山漫话》《燕山放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