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建平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尽了世人对明月的寄托,对江流的思情,对人生的感叹,对故乡的怀念,对游子的牵挂,对爱情的眷念。让后人一提到月,便有了一种乡情,一种依恋,一种温馨,一种憧憬,一种向往,偶尔还有一种幻想。特别是在宁静的夜晚里,在芬芳的花丛中,在清风的熏陶下,在独自仰天邀月时,尤其是在老家的旧阳台上,那更是会令人感慨万千,思绪联翩,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旧日的时光,绵绵不断地涌现出那些快乐的片段,滔滔不绝地互说着许多调皮的往事,前辈们慈祥的笑容也会像走马灯一样的呈现在脑海中。
这是一个古老繁荣的乡镇,在南安市的东边,有一条叫做东溪的晋江支流环绕着它。坐在老家的阳台上,西边那座巍峨的杨梅山总是那样的黛绿,时常会有一小片的白云飘绕在它的山尖。记得那时的中秋,每家每户总会做些月饼,样式不像超市里的花哨,但肯定香甜多了,皮薄馅满,货真量足的,只当点心享用。到了夜晚,搬上几把凳子,一张小桌,围在自家屋顶的阳台上,或是门口的土庭院中,喝着铁观音茶,咬着自做的土月饼。那时四周银辉洒地,蟋蟀的叫声以及稻田里的蛙鸣此起彼伏,还有那时时轻抚而至的凉爽南风。人们享受着原生态的风景与美味,沉浸在家人们其乐融融的醇厚亲情中,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那种发自内心的惬意,那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实在令人自今回味无穷。
在那个时光里,心里总是会充满着一种激情,那是对未来的一种朦胧而温馨的追求,心里头常常会有一种似真似幻的美好情境,如电影般在轮播着,令人满怀活力,信心十足,意气风发。那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很多动人的故事,会为一些英雄事迹所鼓舞所感动,会对高尚和正义的人生观所向往,甚至会对自构的爱情故事所迷恋,还会不由自主地描绘一番美好未来。憧憬和理想总是充满美丽的空间,这一切全都包藏在对明月的迷幻情愫之中,令人感到无比的留恋与甜蜜。
更有趣的是,以前望明月,那时的月亮明静如水,柔和的清光弥漫在天地之间,真的是“月光如水水如天”。月宫的迷人故事太传神了。会想到琼楼玉宇,桂花玉兔,仙人衣袂飘飘,轻盈地逡巡在回廊花圃中,或拈花若思,或莲步轻移,婀娜多姿,直让人不免想入非非,意欲扮成仙郎于无意间、恍然间、不觉间邂逅相对,各自秋波暗送,一步三回头……
现在又到中秋之际,圆月渐满,我突然心血来潮,忙碌之余找来一把小凳,搬来了一张茶几,藏身在阳台上的花坛边,对着天心之明月,欲寻逝去之温情。小隅居处,南风阵阵依旧吹抚着肌肤,夜来香和茉莉依旧散发着浓淡相宜的清香。但蟋蟀和蛙鸣声如遥远的天籁,在脑际回响;银河很淡,就像是一片朦胧的雾,而总被周边的强光夺目;可爱又淘气的星星们,似乎也在寻找着什么,怎不见了其影踪去向?随着岁月的更替,田野的变迁,还有物欲的膨胀,孩提时的那份纯真、那种烂漫情景,似乎是很难再感受得到了。现在人们的灯火艺术是那样的五彩缤纷,秀丽多姿,光芒四射,有些夸张得肆无忌惮,映红半边天……把星星们都淹没了,把明月的清辉也遮掩了。有时思忖,这些人为的炫耀灯光原不该欲与明月争辉、欲与群星斗亮,而弄得嫦娥失色、银河黯然;多些淳朴,少些浮华,还社会于洁净,这样或许能于无形中,在不知不觉处,荡涤世人的心灵,这样岂不更好,岂不更妙哉。今月古月虽还是那个月,但旧时情和今时感却已是大不相同,体验的心境今非昔比。少了青涩时代的年少轻狂,多了几许成熟的睿智练达;少了充满跳跃想象的冲动,多了十分沉着实干的开拓。情愫的迥然不同,感受的得失所态,这或许就叫做成长的代价吧,人生也许都会经受过这样的磨练。
感触良深,难以释怀。尘世纷扰,自身宜静。欲望太盛,于身无补。淡然爽和地去沉醉于天心明月,感受这世间风情,重拾明月的旧时清纯,但存淡泊向善之心,就依然能感受它恬静的温馨,依然能对月诉衷情,依然能将心比清辉,依然能与明月互存真。月是心,月是镜;人是月,人是天。人生至此,便就多了一身洒脱,享有了一种宁静,得到了一份启迪,升华到了一个境界。
明月照心,静心省悟。进取与拼搏,人生自有属于每个人的风采。
(黄建平,笔名:雨生荣,字:诗鹤。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中国寓言研究会、泉州市作协、南安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