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官网
010-8589 6967
首页 > 专栏评论 > 详情
长篇报告文学《武汉保卫战》读后随想/刘守家
来源: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09-10

(配图来自于网络)

 

英雄热血纾国难 时代风流唤春晖

——长篇报告文学《武汉保卫战》读后随想

刘守家

 

拿到朱金平同志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武汉保卫战》,我感慨万千。这部书稿记述的是刚刚过去的一段令全体国人永生难忘的经历——抗击疫情。

是的,在中国,在武汉,我们赢得了一场漂亮的保卫战。我们以战士的姿态,击败了猖獗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这场保卫战极其惨烈,但,我们赢了!千千万万的人民,以其滚烫的热血,纾解国难,唱响英雄壮歌,书写时代风流,终于用汗水、用辛劳、用忠诚、用生命,驱走突然而至的汹汹恶魔,召唤来百花齐放的大好春晖。

掩卷沉想之余,带着满腹感慨,我找出毛泽东同志诗词,翻到《送瘟神》那一首,重温起来。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到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所登载的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一事,他不禁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趁着黎明时分微风拂煦,旭日临窗,当此之时,诗情大发,于是,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岁月相隔六十余载,历史是何等惊人的相似!当年,血吸虫的肆虐,牵动了领袖的心。而那场抗疫的胜利,又为共和国历史留下了一篇不朽的诗作。回首往昔,纵观当下,瘟神给中华大地带来种种灾难。但我们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我们的人民是任何力量都屈服不了的。我们的绿水青山不容瘟疫肆虐,我们的时代车轮不会因任何坎坷而停滞不前。旧中国曾屡遭瘟疫之苦,那是因为国家积贫积弱;今天已不同往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民族崛起的伟大雄心,怎能坐视瘟疫横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座英雄的城市不能就此沦陷,一个闻名中外的繁华都市不能就此凋谢,曾经欢歌笑语的街巷不能就此变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恐怖之地。怎么办?怎么办?事态已然是万分火急。许多恐慌的市民纷纷出城离开武汉,奔往外地投亲靠友,一时之间,恐慌气氛笼罩全武汉。与此同时,随着信息的传播,警报响彻整个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尤其是那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探究这一陌生的入侵者——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据其症状,人们发现,它比之前已有的流行性病毒要来得凶猛,来得突然,来得神秘。难道说,人类又将面临一次灭绝性大瘟疫?而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真的对此束手无策?曾几何时,人类经历过数度惨烈的流行性瘟疫。黑死病,学名流行性淋巴腺鼠疫,这发端于中世纪的瘟疫在上世纪重演,肆虐于欧洲,加之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沦落黄泉。它所带来的死亡、混乱和恐怖,远超两次世界大战,可见其凶险。西班牙流感,令上世纪的世人闻之色变,夺走了近五千万人性命。日本脑炎,上世纪初在日本暴发,对儿童具有致命性杀伤力,就在去年还爆发于南亚地区,造成上千人死亡。霍乱,这一人类最可怕的瘟疫,自1817以来共发生八次世界性大流行,现在每年即有十多万人死于该病。军团病,即大叶性肺炎,在全球共发生过五十多次,欧、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均遭逢次疫。疯牛病,最早1986年在英国发现,到目前为止,由牲畜传染给人类,已出现了近二十万个病例。疟疾,作为全球最为流行的热带疾病,每年病例全球可达三亿,大多都发生在极度贫穷的国家。在非洲,疟疾每三十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该病。各色各样的瘟疫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稳定性,导致贫穷加剧,民生凋敝。

那么,此次集中爆发于武汉的新冠病毒,我们将如何应对?

中国选择的对策是:坚决抗击,而且战之必胜!这就是今日中国的响亮回答,这就是今日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

于是,在党中央强有力组织下,一场雷霆行动迅速展开。救援武汉,刻不容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令出必行,令行禁止;万众一心,齐捣敌穴。中华民族救死扶伤、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再次得以弘扬,中国人民愈挫愈奋、临危不惧的精神再次闪耀东方古老大地,如战争年代那样,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财不分贫富,全中国人民通力奏响了一曲团结抗疫的最强战歌。无数“逆行者”默默而悲壮地奔赴武汉,一队队身着迷彩服的士兵火急开往武汉,可敬的白衣天使冒着生命危险急匆匆奔向武汉,一个个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忧心如焚地驰援武汉。雄壮的集结号吹响了,激昂的国歌声再度飘荡在华夏上空,希望的曙光在武汉、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隐隐可见。伟大的十四亿中国人民又一次发动起世间仅有的波澜壮阔的大规模人民战争。谁说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谁说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人间大爱?谁说二十一世纪唯有金钱而缺失真情?谁说今天的社会丧失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亿万中国人民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坚强勇敢、不畏强敌的英雄。这就是中华民族得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看看这个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格言和诗句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虽千万人吾往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理念与精神,我们才能够在一次次大灾大难来临时勇敢面对,从容应付,取得最终胜利。

我们的抗疫斗争并非靠蛮干,而是依靠探索、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家们在求证,是谁打开了新冠病毒这只神秘的潘多拉魔盒?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推断,新冠肺炎未必发源于中国。学者们初步认定,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亦有科学家认为,穿山甲、蛇、龟类等动物是新冠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但病毒如何从动物到人类,疫情又如何在人类社会蔓延,仍是未知数。科学无止境,新冠病毒为今天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多挑战。但有一点无可辩驳,那就是,病毒与政治无关,任何以政治之名为这场病毒渲染上异样色调,都是违反科学精神,都是别有用心的。有良知的科学家不会认同以政治之名为新冠病毒定性。中国人民也绝不会答应任何抹黑、歪曲、诬陷中国的企图。某些国家居心叵测,大搞生物基因研究,实则魔影幢幢,磨刀霍霍,给世界拉响警笛。武汉疫情爆发初期,即有清醒的人在警示,在提醒,在“吹哨”,可惜没有警醒某些“昏睡”的官员,否则,这一战疫将会尽早打响,及时控制,而不致大规模爆发。这是惨痛的教训,也是令人深思的课题。“吹哨人”走了,我们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我们的思维也无法停止。这是一个有待深究的事关社会改革的大题目,“改革正未有穷期”,而何时破题,怎样破题,国人期待着,黄泉之下数千名长眠者期待着。

我们不仅有沉思,有期待,更有迅捷的行动。尽快遏制病毒,还人民一个健康平安的生活秩序,才是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以此为目标,亿万人民展开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殊死搏斗。就在2020年1月23日,人口超千万、华中地区交通枢纽、中部核心城市武汉,一声令下:封城!这一决策石破天惊,被国际舆论点评为“史无前例”。紧接着,用极短时间奇迹般的建造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定点医院增加床位供应,数十座方舱医院接连建成,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源源不断地支援武汉,成建制、成规模地接管多个科室。医生、护士冲在战疫第一线,他们明白,自己是在用生命去与死神拼杀,去争取武汉人民的平安。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有担忧和顾虑,但此刻不容许退缩,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人间大爱等等这些看似玄虚的东西,一时间都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憔悴的面容、忧郁的眼神、紧张的脚步、疲惫的睡姿……这一切,永远定格在武汉人民心中,定格在十四亿中国人民心中,定格在全世界人民心中,也定格在共和国历史的书页里。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又说,大爱无疆。此次抗疫,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叫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仁心”,什么是“大爱”。那一朵朵绽放在病房里的“白玉兰”,是世间最美的“花”,他们穿梭不息的身影,是这个世界上最亮丽的风景。他们是扶危济困、起死回生的“天使”,是身手矫捷、摧城拔寨的“特种兵”,他们有爱,有泪,有超乎“小我”的仁者之心。在这重大疫情面前,是他们——可敬的医护工作者,不分昼夜,连续战斗,毫无畏惧,践行使命,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们有理由被赋予“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的行为勾画出了医务工作者的美好形象。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灾难是检验社会、检验人心的试金石。灾难又是一面映照灵魂的镜子。高尚与卑劣,慷慨与悭吝,勇敢与怯懦,友善与邪恶,任性与自律,坦然与惊恐,英雄与俗子……在这场灾难面前无不一一显现。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大浪淘沙,泥沙俱下。洪水退去,方知是谁在裸泳。灾难叫我们这个社会更理性,更坚强,更清醒,更纯粹。它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猛烈地敲击着我们层层包裹的灵魂,叫我们平素惯看的琐碎人生,以及种种浮华、喧嚣、躁动,一下子沉静下来。平日里孜孜以求的功利,也变得无足轻重。那些精致的算计、深隐的贪欲、无谓的奔忙、渺小的忧患,灰色的自私、阴暗的冷漠,都被晒在太阳底下,成为令人鄙弃的笑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灵魂再造,化危为机,这,也许就是灾难带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吧。

灵魂的洗礼叫我们认识了他人,也认识了自己;而行动的力量更是叫我们再一次领略到民众中蕴蓄着的伟力。这一次是全民战疫,是另一种意义的“人民战争”。病魔猖獗,不能不举全国之力与之决战。全民皆兵,每个社区、村落都是抗击疫情的战场,每个家庭都是抗击疫情的阵地,每个人都是抗击疫情的战士。防卫战、阻击战、游击战、阵地战,处处战旗飘扬,党旗猎猎,决战的信心洋溢在每一寸土地。将帅平庸,我们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果断地临阵换将;情况危急,我们迅速增补援兵;情势不妙,我们调遣精兵良将驰援救治。生命的诺亚方舟向望眼欲穿的被施救者缓缓驶去。

流行病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具有人传人的特点。流行病最大的杀伤力来自于传播,而它最大的弱点也是来自于此。我们只要把传播的途径控制住,那么人传人的问题就不存在了,流行病就完全可以被我们打败。对任何流行病来说,“隔离”是对付它们的有效武器。只要阻断了病毒的传播,病毒的杀伤力就可因此被破解。设立隔离防线,从各个方面阻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达到总体可控。延迟复工复业复课,公共场合强制性戴口罩,层层把关,阻断病毒的传播。社区、家庭、人际之间实施隔离,禁止走亲访友,禁止聚会。扎紧篱笆,筑牢防线,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肩负责任,自己不受感染,也不去感染别人。如此一来,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并没有那么可怕了。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染源,这是这场阻击战和保卫战的关键一役。武汉的“封城”大计其意义也正在于此。应该说,“封城”的确对人们带来很大不便,但值此非常时期,亲情友情爱情,都要先放下来,疫情重于山。一切行为要以打赢这场保卫战为先。这是一场事关民族存亡的大决战,全国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为此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但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这样,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严防死守,围剿聚歼,与病魔比拼意志,看谁笑到最后。而这一次,我们又是完胜!

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举世叹服,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再一次叫世界认识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屡踣屡起,振兴中华的雄心从未熄灭。这一次抗击疫情,再度印证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形象,检验了中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抗疫斗争中,人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理念,危难之时彰显大国战斗力、凝聚力,渗透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彰显,蕴藏在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时代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和提升。“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是一场亿万人参与的总体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又是一场势在必得的保卫战。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闻令即动,不惧艰险,中国精神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得到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印证。患难与共的家国情怀,众志成城的决绝意志,感天动地的爱心奉献,敢于担当的果决与勇气,都在有力地诠释着“中国”二字丰厚的历史与现实内涵。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困难吓不倒中国人民,“撼山易,撼中国人民——难!”现当代中国革命历史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疫情防控斗争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越是在民族危急的关键时期,精神动力的作用就越明显,越突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起来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等等,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伟大精神日趋丰富完善,越发博大精深。在这些伟大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迎来了百年振兴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这次抗击疫情之战,续写了中国精神的崭新篇章。

寒冬过尽,春回大地。拐点终于在早来的春风中姗姗而至。全国大多数地区复工复产复课,即使是重疫区武汉也按下“重启键”。人们在警惕病毒卷土重来的谨慎之中,又开启了新的生活。回首过去的一百多个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人们倍加珍惜那一段难忘的经历,无比怀念那些曾经付出的温暖情怀,格外珍视那些激励人心的灵魂悸动。

人类从来不曾消灭瘟疫,但人类可以阶段性地战胜它。“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新冠病毒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它并未被彻底消灭。与瘟疫共舞,或许将是未来生活的常态。我们目前只能说,遏制住了疫情的第一波来袭。是否还会有二次爆发?很可能。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未知挑战。但,我们不怕。

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我们的生活还将继续。我们的决胜小康社会之旅还在路上。我们的中国梦还将要努力实现。经过“武汉保卫战”这一经典战役,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阻止中华民族崛起的脚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当年,消灭血吸虫病疫之后,毛泽东同志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挥写出如此浪漫激昂、大气磅礴的诗句。如今又逢“春风杨柳”,而十四亿“舜尧”还将创造出怎样惊艳世人的历史性奇迹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文字功夫也是十分的扎实。作者多年创作报告文学以及散文的积累,加之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使得作品行文极其简洁、明快、准确,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许多章节更是富于鲜明形象的文学色彩,就说开篇的那段“定场诗”般的“引子”吧,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金平同志用诗的语言与意境,充满激情地写道:

巍巍黄鹤楼作证: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滔滔汉江水作证:这是一次英勇悲壮的人民生命抢夺战

绵绵珞珈山作证:这是一轮惊天动地的综合国力攻坚战

萋萋鹦鹉洲作证:这是一回铭刻历史的中国精神扬威战

这不就是一首主旨鲜明、感情饱满、意境壮美的抒情诗吗?寥寥四句,大武汉的风貌便跃然纸上。再看作品开头几段对武汉的全景式描述,居高临下,生动淋漓地挥写出一幅内陆繁华大都市兼具风光、风物、风俗、风情的五色斑斓画卷。文中类似精彩描述随处可见。作品结尾,对武汉抗疫的伟大胜利,只用了两句形象文字予以喻示:

看,珞珈山的春天正在花丛中怒放!

听,汉江关的钟声又一次响起……

这怒放的“春天”,这再次响起的“钟声”,不就是今天的中国成功抗击疫情的生动写照吗?不就是今天的中国重现生机的高度概括吗?我敢说,《武汉保卫战》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将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为读者朋友所喜爱,将以其翔实的史料价值为有识之士所关注。

行文至此,我将目光又投注于书稿“武汉保卫战”五个字上,感觉这几个方块字是那么厚重,那么耀眼。我的脑海中瞬时涌出两句诗:英雄热血纾国难,时代风流唤春晖。是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英雄竞技的时代,这是一个风流辈出的国度。我为纪实文学园地新添这部好作品而倍感欣慰。也因此,我不由得在内心默默地说一声:金平同志,谢谢你,为广大读者献上这么珍贵的一份历史记录、这么及时的一份精神食粮。

 


(刘守家,笔名:刘佳,著名作家。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纪实文学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纪实》会刊主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