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官网
010-8589 6967
首页 > 纪实作品 > 详情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粤西知青文化园纪行/刘佳 王科
来源: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10-08

 


作者:刘佳 王科

 

  湛江有个粤西知青文化园,据说,它是开启探索南粤大地知青文化的先河之作。

  这是新时代一个美丽的仲夏清晨。迎着南国绚烂的朝霞,在广东省“文武双全”的企业家、著名知青作家钟真池先生的引领下,怀着绵长的追忆和真挚的崇敬,我们来到这个知青文化园的身边。我们见过松花江边高峻的知青雕像群,我们去过红海滩畔简朴的知青纪念室,我们参观过彩云之南知青战天斗地的军垦农场,我们还游览过天山南北那知青栽种的无边无际的胡杨,然而,像这样旨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历史、探索当代知青文化底蕴、以公园建制出现的知青文化园,我们还闻所未闻。这不禁让我们萌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粤西知青文化园,你怎样勾勒那段复杂历史的风云变幻,你怎样开掘那纷纭万状丰沛深湛的文化精神?

   几天来,在会议的间隙,我们揽南海碧波长风,携雷州大地豪情,如醉如痴地在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名城奔忙。我们登上观光游轮,观赏人民海军数不胜数的宏伟战舰;我们跨过海湾大桥,眺望两岸耸入云天的高楼集群;我们祭拜寸金桥抗法英雄纪念碑,在那里回望悲壮惨烈的历史,止不住泪洒青衫……虽然这期间有些疲累,但听说湛江有座誉满全国——我们见所未见的知青文化园,就立马来了精气神,恨不得一步扑入这座园林的堂奥之间。灿烂的朝阳,倾情挥洒弥散着浓烈的椰风海韵;火红高大的木棉花,着力皴染宣泄着热烈的岭南风情;碧绿的棕榈,竞相摇曳着枝叶欢迎远方嘉宾。在南国热带花园五彩缤纷的簇拥中,我们看见,粤西知青文化园卓然独立、坐落在小山密林深处,似乎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与玄妙的神秘感。举步入园,更带给人们一股强劲的审美魅力和无限的幽思遐想。看到我们火烧火燎的急迫情状,钟先生倒是不疾不缓、娓娓而谈、指指点点,带我们沿着路标拾级而上,以亲切动听的南粤国语,向我们倾诉着粤西知青文化园的前世今生……

 

   

钟先生的讲解让我们知道,粤西知青文化园是在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之际,由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湛江市民政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社科院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6000多名知青捐款180万元建立的。在蓊蓊郁郁的18亩园林中,文化园用最高端的建材和最前沿的技术,生动形象地写真了当年知识青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科学客观地描绘了一代莘莘学子烈火狂飙般的知青生涯。那一个个亭台廊阁,那一尊尊雕塑图画,那一幅幅诗词联赋,那一张张风华正茂的知青笑脸,无不真切地反映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中国青年运动,无不折射出那段荡气回肠的时代历史风云。与一般园林不同的是,粤西知青文化园,它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一房一屋、一画一图、一诗一文,都是知青们自己设计自己建筑自己创作的,都蕴含着极其丰厚的历史信息和知青文化元素啊。


 

 这是在荒野中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知青路吗?弯弯山道,曲径通幽,竹遮木障,柳暗花明,百鸟啁啾,它一直通往知青亭,奔向山顶那坦荡无垠的知青广场。我们想,这是否象征着知青一代坎坷多艰冲破迷茫砥砺前行走向彼岸的人生之路呢?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满怀壮志豪情,迈着青春的步伐,蹚过历史的长河,跨过时代的风云,在祖国的南疆北国四域八方,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人生履迹,进行了一场场难忘的奋征拼搏,以血脉贲张的家国情怀和粗犷豪放的青春歌喉,高唱了一阕阕响彻云霄的时代大风歌。这知青路是否雄辩地说明,知青一代的人生历程,往事并非如烟如梦;一代知青的精彩人生,从来没有蹉跎颓唐!

 这是那穿越时空年轮岁月沧桑的风雨廊吗?风雨如磐,气象万千,云蒸霞蔚,天高云淡,古色古香的长廊里展出了大量知青当年生活战斗的照片。我们想,这是否见证着知青一代胸怀天下匹夫有责不忘初心为国奉献的光荣历史呢?难忘风雨如晦的几十年前,他们少小离家、远走天涯,以自己的稚嫩肩膀和血汗辉光在广阔天地中磨爬滚打;回城后又以超人的毅力攻学历、干事业、拼职称,面对下岗、失业、困窘的处境,战胜艰困挫折,坚韧不拔、无往不胜、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发扬了知青刻苦耐劳、开拓拼搏的斗争精神,成为改革开放的铺路石和中坚力量。风雨廊中那些担任省部等各级领导、那些经过艰辛的努力,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荣膺各种荣誉的众多知青的照片文字,如眼前钟先生的非凡功绩,不就是最生动的佐证吗!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历史错位的逆境里,知青,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一代特殊群体;即使在遭受困难挫折和冷遇的困境中,知青,也用自强不息的奋斗取得了足以令国人感叹的自豪和荣光;即使在文化凋敝的氛围里,知青,也没有忘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高扬。

 这是知青农友心血铸就的留芳廊和怀想碑吗?留芳廊里有广东乃至全国6000多个知青捐款记录的碑刻。留芳碑,6000多个闪光的名字,6000多颗激跳的心房,镌刻在古朴的花岗石上,长留在历史的丰碑中。实物、金钱,百元、千元、万元,他们捐出的是对历史风雨的敬畏,他们捐出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尊崇,他们捐出的是一份拳拳的赤子之心。当然,那更是他们家国情怀、农友情义、青春壮志、远大理想和关怀后代精神的彰显和表征。而怀想碑,则充溢着对英年早逝农友的无比怀念和永不消弭的缱绻深情。那些在钟灵毓秀的南粤大地,滔滔的鉴江水边、巍巍的五指山麓、风烟滚滚瘴气绵绵的天涯海角奉献青春年华、直至鲜血生命的知青,将自己的人生永远定格在芳华年龄,给亲人和农友们留下了锥心的伤痛。这珍藏在碑石里的知青名字,将同丰碑两侧常绿的棕榈、木棉、剑麻、橡胶树一样,在知青文化园中香飘四季,千古留芳。

 知青文化园的山顶,是知青文化精华的集中,是知青文化精魂的聚焦。坐北朝南的知青亭,蓝瓦白柱、飞檐斗拱、庄严雄伟、花木相拥。知青亭下面,就是知青欢聚怀旧的广场。广场虽不大而宽敞辽阔,景物虽不多而朴素庄重,面对着高约五米左右、栩栩如生、腾挪灵动的知青雕像。这尊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画院副院长,广东省文联艺术馆原馆长莫各伯创作的知青群体雕塑由五位知青组成,三男二女,人人青春焕发,个个英武潇洒。他们分别操持着不同的劳动工具,目光炯炯地遥望着前方。那着装、那神情、那动作、那饰物,都带有那个火红年代的鲜明特征。目睹群像,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而倍加忆念那人生的宝贵年华。真的,触摸时代的节点,重温历史的经验,历史会告诉我们,历史会告诉明天,风雨中的知青岁月,山乡中的农耕生涯,它绝不是那种虚无荒诞的梦魇,而是宝贵的人生历练啊。此刻,读着原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先生的《知青亭志》和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志健等老知青的诗文,“我辈同偕神州梦,心辞桑榆立风涛”,我竟然与战天斗地的知青一样,一下子就沉浸在汹涌澎湃的感情旋涡中了。粤西知青文化园宣示的知青文化精髓是什么?不就是不忘初心、热爱祖国、奉献人民,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砥砺无畏、一往无前吗!我相信,这种知青文化内涵的诠释,一定能够得到全国广大知青的点赞和认同。对此,钟先生予以首肯。此时,他与我们这个准知青产生的心灵共鸣和哲思呓语,更让我们情涛澎湃,难以自已。面对知青园展现的知青文化,想到陈向东、钟先生们创建文化园的筚路蓝缕,我们只有钦敬、只有叹服。

 

 

 粤西知青文化园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制高点。旭日升起来了,湛江城笼罩在一片嫣红氤氲的霞光之中,知青文化园更是山花烂漫、郁郁葱葱。站在知青亭上,我们非常渴望见到那波涛滚滚、波飞浪卷的大海,那将是多么壮美的景观,但由于林立高楼的遮蔽,我们的视野愿望没能实现。然而,景观还是不负我们这北地之人。红霞渐渐隐去,朝阳发出了万道金光。凭栏远望,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远方海湾风帆点点,近处佳木繁花片片,灿烂的阳光映照下,知青雕塑群披上了炫目的金色光芒。那一位位英姿飒爽的知青,目光深邃、豪迈矫健,仿佛在向我们呼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高扬知青文化精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中华民族复兴,倾尽强大的精神力量……倏地,我一下子彻悟、震撼了,于是,跨着当年知青那样青春勃发的脚步,和钟先生结束了粤西知青文化园的难忘之行……

     

         2023年7月10日于北京




刘守家,笔名:刘佳,著名作家。中国纪实文学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纪实》杂志社主编。荣获中国纪实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

王科,原渤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社会出版社特聘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