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妍
七夕是父亲的故事里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我的童年是听着爸爸的故事长大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爸爸给我讲过的无数故事里最让我难忘的一个。
古时候有一个放牛郎,他的父母亲都去世了,他跟着哥哥生活。哥哥娶了一个媳妇,日子清贫加之嫂子为人刻薄,让放牛郎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与牛郎相依为命。有一天,天帝的女儿织女下凡在河里洗澡,老牛就劝牛郎去取织女的衣服,后来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眼看着牛郎织女面临妻离子散,善良的老牛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一左一右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和孩子们无法越过茫茫的银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孩子们哭喊着呼唤妈妈。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天地间飞翔的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天帝和王母娘娘也被此情此景所感动,从此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给我讲这个故事的父亲却已经走了,就在今年2月17日下午16点30分,弟弟哭着打来电话,父亲在老家安然离世了。
去年底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弟弟曾说父亲的身体可以康复的,但是无论怎么努力,父亲终究还是走了。在母亲去世后七年的光阴里,他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他来来回回踟蹰于故乡与城里往返的行程,最终在故乡的小院里,他平静地躺在床上,枕头边还叠着几本他打开还没有看完的书,他似乎神态安详地睡着了,院子里还堆放着他在故乡的田野里采收的核桃和玉米,在这不舍的世间,只剩下我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父亲去世的消息犹如一阵惊雷,把我从终日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惊醒,至今我真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一场能够醒来的噩梦!就在前一天,我还打电话问爸爸,可不可以先回城里检查下身体,他说今年农历二月是闰月,闰月里忙完了乡亲们托的孩子们的事就准备回城里,就可以长期跟我们在一起生活了。然而,意外既然来得这么快!这一场噩梦,一直笼罩着我,让我难以挣脱,悔恨没有能够多陪伴他,没有能尽早说服把他接到身边……逝去不能复生,往事却如电影一般一幕幕浮现眼前。
父亲是一名德高望重的乡村教师,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充满奋斗精神和浪漫传奇色彩的一生,父亲在弥留之际还在依依不舍于故乡的那片田野和乡村里的孩子们。回忆父亲的故事,遥望星空,似乎依稀可见父亲和母亲为我们辛勤劳作的背影,深怀感恩之余让我一次次泪眼朦胧。
父亲母亲合影
1950年,父亲出生在元跨革囊故地奉科镇一个家境清贫而传统汉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和的大家庭里,他的外祖父是元跨革囊中蒙古人的后裔,是一位身材高大英俊、知书达理的名望人士。在古老的农耕时代,他靠养马在当地富甲一方,加之他养育的七个姑娘个个勤劳善良,让他在当地倍受尊重。我的爷爷是一位读过私塾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传承人,幼年在私塾读书,后来又随家父学习传承纳西族东巴文化,熟通纳西语和汉语。父亲的外祖父就亲自主张把自己最疼爱的姑娘许配给东巴世家的这个读书人。父亲刚出世,外祖父喜出望外,亲自给父亲取汉名为仕勤,意寓在仕途中勤奋耕耘。我的父亲就在这样一个文化融合的家庭里成长。
命运坎坷,仕途多艰。在恢弘的时代发展历史背景下,似乎也是这个名字注定或者鼓舞了父亲辛勤耕耘的一生。从少年时期远赴丽江古城寒窗苦读到回乡当知青,后来考取了西南联大之后的云南师范大学,又回到一人任教的乡村小学,后来走上中学语文老师和校长岗位,退休前又回到乡村小学做基础教育。他走过了终身勤奋学习、辛勤耕耘教书育人的坎坷一生。和许多浪漫主义情怀的文人墨客一样,父亲也曾带领乡亲们在故乡的大地上开山挖地谱新篇,引来泉水种上绿树试图改变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一生也有琴棋书画的诸多爱好,但是在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到贫困山区,在这里,他的耕耘培育了桃李芬芳。
父亲在为孩子们上民族文化传承课
也许是苦难的童年让父亲特别懂得珍惜生活中拥有的美好,从小受祖母的教育和疼爱长大的他,常常会回忆起小时候别人对他的一点点关心和爱护,似乎特别容易记住别人的好。父亲和他们这一代人中的知识分子一样,对党和祖国总有一种特别深沉的感情,他平时说话做事总是把国家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常教育我们姐弟三个,为人做事要清清白白,接人待物一杯茶、一碗饭也要记住别人的恩情,要懂得感恩,还常说“你们现在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是一种福分,要珍惜工作岗位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父亲的祖母是一个破落富农的女儿,她品性善良为人谦卑,不喜与人争名夺利,在父亲的记忆里,祖母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会轻易麻烦别人。在那穷苦的年代,玉龙雪山常年积雪,金沙江河谷畔背阴的村子在冬天里显得特别寒冷。早上,大人们都出去忙农活了,年幼的父亲常常守护着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老祖母。老祖母的身体虚弱怕冷,早上常常起不了床,父亲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用火钳夹着火塘里烧过火的余炭在奶奶自己做的牛皮靴子里烘一会又拿出来,靴子里马上感觉暖和点了就给奶奶穿上,奶奶每次心疼地把他搂在怀里,他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傍晚吃饭的时间到了,祖母就让父亲去看看生产队里打饭的人多不多,如果人多就先给别人吃,叮嘱他不要去插队打饭。
夕阳西下的时候,父亲就拎着一个用麻绳栓着的小陶罐在小路上小跑着,去往村子里的生产队食堂。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人们都希望多打一点,吃好一顿饱饭。主管打饭的高个子大叔远远看到了个子小小的父亲怯生生地站在人群后面,他就大声地吆喝着说,“大家让一让,让一让!阿安的孙子来给奶奶打饭了,听说阿安奶奶病了好几天没有来打饭了,先给他打点吧!”
在众目睽睽之下,父亲怯生生地顺从着大人的吆喝,走到了前面,瘦小的双手捧着一个包了浆旧陶罐,近乎神圣的目光看着打饭的大人把一些掺杂着野菜的稀饭倒进陶罐里,他小心翼翼盖上盖子,然后鞠了一个躬,用自己才能听得清楚的小蜜蜂声音说了声“谢谢!”。当他抱着陶罐走出人群时,人们唏嘘着为他让出了一条道,“这么小的孩子都会照顾老人了,真不愧是读书人家的孩子!”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一老一少的的关切和爱怜。
快到家门口,父亲就喊着“奶奶,奶奶吃饭了!”幼小的心里总担心着老人家不等他回来就长眠而去,老祖母颤巍巍地起身了,心疼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嘴里喃喃地夸着“好孩子!”
接过爸爸一路小跑带回来的饭,这让他在路上想象着无比美味却舍不得吃一口的饭,实际上是一碗清得照得见人影的稀饭。老祖母把珍藏的一点红糖和核桃仁放进去,祖孙俩就一起吃着这幸福的晚餐。不久,老祖母就去世了。父亲每次跟我讲起童年往事的时候,他总会感叹,是他那老祖母让他明白了困难中要关心谦让别人、只有读书学习明事理才能让穷苦百姓吃饱饭的道理。
勤奋的少年
少年时候的父亲从金沙江畔的小山村远赴丽江古城求学。因为聪明好学,父亲在村子里读小学的时候就成绩优秀,平时还喜欢扶老携幼帮助别人,上学路上还爱跟着老师问这问那,学习中也常常被老师夸奖。
为了让这个聪明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爷爷奶奶就省吃俭用把他送到丽江地区读中学。那时候,西南联大的一部分老师也从昆明来到丽江地区中学为当地师生传播红色文化和革命思想。父亲因为勤奋好学,深得老师们的喜爱,那时候他的俄语常常能考满分。“有一次,我的整个俄语试卷中就只写错了一个破折号,为了提醒我记住老师给我扣了2分!”说起他的俄语,父亲常常不无得意地笑着,随后还会跟我们讲几句俄语开玩笑,似乎想让我们验证一下他的俄语水平。勤奋和谦虚是爸爸常常教育我们的美德,然而每次当我在学习英语方面不够自信时,爸爸就会常常用他学习俄语的故事来鼓励我,让我有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勇气。
父亲母亲在为清华大学访问留学生介绍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
相比城里长大的同学,出身贫寒的父亲性格朴实而又特别勤奋,他常常为班集体打扫卫生做好事,代表班级出黑板报,还常常因为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而被老师同学赞誉。这使他给当时在丽江地区一中读过书的校友和同学们留下来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的老班长和学圣叔叔后来讲给我的。而父亲常常跟我讲的则是他的同学们对他关心帮助过的许多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同学们给他凑钱买袜子的故事。
父亲在丽江地区一中读书的时候,家里因为成分不好,经济已是极为艰难,奶奶为了供他上学变卖了银钱首饰,后来只好靠种麻织布,卖一些自己织的土布,勉强补贴父亲上学。父亲也知道家里不易,在学校里常常省吃俭用,更不用说买袜子等,这些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奢侈品了。
冬天来了,丽江坝子的气候变得寒冷,当时父亲读书的地区中学周围都是农田河渠,寒冷的气候让河里和菜地里的小水洼都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使得校园里的寒窗生活更加艰苦寒冷。在冬日的严寒中,其他同学都换上了冬天的衣装,而父亲还穿着单衣胶鞋,脚上根本没有袜子可穿。一个细心的女同学发现父亲的脚已经冻得开裂了却舍不得买一双袜子,而他在学习上却那么勤奋、对班级里的事又那么热心。同学们就一起凑起零花钱给父亲买了一双袜子。父亲说那是让他感动一生的一双袜子。这个小故事也成为父亲在困难时期与同学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美好回忆。
多年后他还常常跟我提起这件事,讲起那些给他买袜子的同学们。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还请他的那些同学们在我们古城的老家里热热闹闹聚了一回。岁月轮回,时光流逝,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似乎经常在回忆起过去曾经温暖过他的那些人和事。
中学学习生活是父亲一生中最艰苦而又最有意义的时光,勤奋好学的父亲因为学习成绩好,班级工作中又表现积极经常做好事,后来被老师推荐去北京参加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父亲每次讲起那次北上的经历,脸上就会泛起无比幸福的微笑。那一年冬天,当时只有二十斤粮票的父亲从西南边陲出发,满怀激情踏上了向往北京的神圣旅途。
在历尽千辛万苦得到许多善良人们的关照之后,当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青年一起,站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接见时,他说不出内心的无比激动。在群情激奋的人潮中,看着毛主席伟岸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让这个心潮澎湃的少年激动得热泪盈眶。
每次讲起这次难忘的经历,父亲就会不无感慨地说“这是我一生的最难忘、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啊!”他多么想永远凝固般记住这个伟大而神圣的深刻!为了纪念这次伟人的接见,这个来自玉龙雪山下的穷苦孩子,没有钱买什么纪念品,他就用颤抖的手,在天安门城楼的墙脚砖缝里扫了一点土灰,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一本红色外壳的《毛主席语录》里带回来,作为永远的纪念。那本红色的书至今还在他的书架上,而那一小点灰却早已融入了岁月的烟尘里。
从北京回来,父亲就按照毛主席对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的号召,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就在这片土地上,他和我勤劳善良的母亲相濡以沫,共同在生活中扶贫济困,发展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学生,当地还有许多贫困学生亲切地喊他们“舅舅”“舅妈”。
父亲辛勤耕耘的一生就定格在了这片祖国西南边疆的热土上,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他和许许多多这个时代的乡村教师一样,他默默无闻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共和国需要的人才,他的学生大部分离开了乡村,也有的回到了乡村回报这片曾经养育我们的土地。他们一样深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所有人生中遇到的美好的感恩。
在这七夕之夜,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和一辈子追随着他和他的教育事业的母亲,他们一生辛苦操劳,却让我们来不及报答恩情,只留下“学好人,说好话,做好事”的谆谆教诲,这是父亲最后写下给我的一幅字画,也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的人生写照。
今夜,遥望星河,泪眼朦胧中,我似乎看到了父亲和母亲在遥远的星河间美好相聚……
(和松阳,笔名:松妍、实言,纳西族,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集《保护我们的家园》《丽江女儿》,剧本《妈妈去哪儿了》《遗忘的时光》《神路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