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官网
010-8589 6967
首页 > 纪实作品 > 详情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丰宁秋思/王 科
来源: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发布日期:2023-04-10

 


 作者:王科

  

辛丑八月,一个金凤飒飒的秋晨,我们考察团的汽车像一只开弓的鸣镝放箭,沿着111国道,穿行在北京去往丰宁的燕山沟壑中。蓝天,将高耸的山峰勾勒出魅人的天际弧线;秋意,把茂密的森林皴染成斑斓的五花秋山。前方,望不断那天地间纠缠不断的绵绵峰峦;两侧,闪烁着蜿蜒斑驳的明代长城身影。虽然琉璃庙、汤河口、长哨营,一个个承载着厚重历史文明的乡镇飞闪而过,但是,路标告诉我们,这里还是北京。丰宁,这个有诗歌的远方,还要我们一班人倾尽全力朝高高的坝上砥砺登攀吗?正在思忖之间,突然,汽车穿过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喇叭沟门,飞过了“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帽儿山,陡地跃上了一片广阔无垠的高原平坝,大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不禁惊喜地高呼,丰宁,丰宁到了!

丰宁——这就是在有清一代保家卫国、奉献多多的塞上牧场吗?这就是那片在热西党史中浓墨重彩、青史高标的红色土地吗?这就是新时代以神奇的非遗产品创新扶贫、名闻遐迩的坝上满乡吗?这就是我思慕已久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京北大花园吗?轻柔梳理着我满头白发的秋风告诉我,是的;深情迎迓着我们的满目青山告诉我,是的;倔强怒放在草原的仲秋红花告诉我,是的!是的——这就是丰宁!

萧瑟秋风中,我站在县城大阁的宾馆阳台上,感受着丰宁那浓郁的秋光秋色,眺望着秋阳下远方那遥目可及的山水草原,俯视着脚下老城古屋和开发区栉次鳞比的高楼群落。此时,我沸腾的诗意,又一次被滦河潮河的大水濡湿了;我积储的深情,又一次被平顶山驸马山的高峰感染了。于是,那秋日的丰宁思绪,不停地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上翻飞游弋……

我想到了渐行渐远的那段烟锁尘封的丰宁历史。那是康熙某年的一个秋日清晨,望着巍峨的故宫角楼,宵衣旰食的康熙忽发奇想,命令卫队立马沿着北京中轴线往北,穿越燕山长城,寻觅他昨夜梦中的巨柏奇松。卫队经过千辛万苦,果然在如今的丰宁地界,找到了皇帝梦中的、关乎大清国运的九龙松。这棵天下第一奇松,沧桑苍劲,郁郁葱葱,形如巨伞、举世无双,树龄超越了千年以上。它一根七尺粗的主干,向四方滋生出九个分枝,犹如九条活灵活现凌空飞舞的巨龙,腾跃在京城的中轴线北方。康熙帝大喜过望,把它看作大清繁荣的象征,立刻派了五营军兵守卫这一珍宝图腾。从此,这棵奇松的枝枝叶叶、生死枯荣连接了京城的施政脉动。乾隆四十一年的一个血色黄昏,尚武睿智的乾隆帝从木栏围场秋猎归京,风尘仆仆地来拜祭爷爷尊崇的九龙松。金风送爽,松涛轰鸣,他见这里水草丰美,山川宁馨,物产富饶,万民安康,龙颜大悦,立刻将此地命名为丰宁。自这个秋日始,幅员辽阔的中华版图上,出现了丰宁这一亮丽的县名。丰宁,则有了九龙松这一名闻遐迩的文化地标……丰宁,丰宁,它岂止丰芜宁静的牧场,它也是拱卫京师、防备沙俄的战场啊。此后,从龙入关的满蒙旗兵纷纷入驻、安营扎寨。丰宁草原上八旗飞舞,灿烂的秋光中,金戈铁马,沙场点兵;随之徽商晋商闻风而来,一时间丰宁商贾云集,边贸流通,草原丝绸之路逶迤漫长,通向内蒙、外蒙。紧接着,各族的拓荒者也跨过古北口,在丰宁县开始了农耕,塞外大地犁铧闪亮,麦谷金黄,醉人的秋色中,四野飘香,五谷丰登。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相助,其乐融融。丰宁,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份,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的缩影……

我瞻仰了当下满族同胞承传的神奇的非遗文化。在坝上仲秋下午灿烂的骄阳下,县政府和文旅局的领导带我们参观了开发区和市区的非遗展览馆。文旅局的美女副局长小张不但与广西作家、《南方文坛》主编同名,而且同样的爽朗、干练。车上,她用极其纯正的普通话告诉我们,丰宁有46万人民,满族同胞占约百分之七十,这在全国17个满族自治县市中,满族占比是最高的。这里的满族同胞,祖籍都是白山黑水、关东大地。从龙入关之后,朝廷为了加强北方防务,保卫京师,开拓木兰围场,团结各族人民抗击沙俄的威胁,有几个旗的官兵从京城被调防至此。几百年来,在这高寒的坝上塞外,他们与汉、蒙等各民族兄弟相濡以沫,开荒屯田,枕戈待旦,使丰宁大地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落实,县委十分重视满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出台了许多振兴民族文化的政策措施。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满族同胞发掘了几十个非遗项目,创作了无数令人震惊赞叹的作品,在全国甚至是全球,都引起了轰动效应。同时,非遗产品的开发,也为丰宁的脱贫奔小康贡献了力量……说话间,展览馆到了,这是一座巍峨壮观的大楼,楼上楼下几层,分门别类,设置了几十个展览馆:布糊画馆、桦皮画馆、草编馆、根雕馆、木刻馆、石雕馆、奇石画馆、榆木馆、宫灯馆、剪纸馆……我们随各位领导走进大楼,啊,每个馆的墙壁上、展柜里、都有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的展品,让你感到了心灵的冲击、审美的震撼。那一块块各色碎布,怎么糊成了国色天香的牡丹?那一个个河滩上的丑石,怎么幻化为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一张张废弃的桦皮,如何勾勒了万里锦绣河山?那一根根山野草棍,如何编织成实用美观的花篮?几十个展馆,每个馆都有让人赞不绝口的展品,每个馆都有讲解员娓娓动听的介绍。特别是参观了布糊画大师滕腾的展馆和五道营村剪纸展览后,我们更是受到了艺术的强烈冲撞和美学的升华洗礼。滕腾大师呕心沥血、茹苦含辛几十年,创造了布糊画这一旷古未有的美术新门类,带给世界以崭新的美的享受,带动众多乡亲们就业脱贫,成为联合国命名的非遗大师。五道营村的满族乡亲们、尤其是那些残疾人、老年人,靠着手工剪纸,剪走了贫穷,剪出了幸福。欣赏他们剪出的建党百年的献礼作品,荷花掩映的南湖红船,肃穆庄严的遵义会址,落日余晖中的延安宝塔山,朝霞满天里的河北西柏坡,以及开国领袖、改开总设计师的伟岸形象,你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满族,岂止是驰骋疆场、开疆拓土,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作出重大贡献的民族,也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深远文化传统的民族啊……看到大家沉浸在震撼和激动之中,县里领导的脸上呈现出了无比自豪之情。是的,当丰宁满族非遗作品被联合国授予最高阶位证书的时候,当人民大会堂里高悬起丰宁满族气壮山河的非遗作品的时候,当雍和宫的展览会上丰宁满族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被抢购一空的时候,当无数满族同胞成为各级非遗传承人和大师的时候,当丰宁千沟万壑的满族同胞因为非遗传承工程脱贫实现小康的时候,作为初心不忘的人民公仆,他们能不高兴吗,能不自豪吗!


 

  

  我想到了金戈铁马年代丰宁为国家奉献的英雄。那是来丰宁的第二天,中国作协白主席和刘书记带我们去当代大诗人、作协老领导郭小川故乡凤山的路上。同是全国闻名的丰宁精英名人,但他已经没有了故居瞻仰怀念,实在是令人抱憾。全国一级战斗英雄郅顺义,是黄旗乡小河村人,生前一直在沈阳军区任职。因此,我曾有两次拜会他的荣幸。望着远处的黄旗乡山峰,想着郅老的笑貌音容,我的思绪不禁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回望构想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人民政权建立前的一个九九艳阳天,黄旗乡小河村的青年民兵郅顺义披红挂彩,来到了村外的小河边。今天,他就要背负着人民的希望,为了保卫翻身胜利果实,万马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投入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场了。在这里,他要和哺育他成长的家乡作别。此时,虽然没有东风吹得风车转,也不见蚕豆花香麦苗鲜,但是丰宁的是天瓦蓝瓦蓝的,丰宁的是地是喷香喷香的;虽然没有二妹子在这里和他海誓山盟,但是村里的民兵发小们却个个送上了深情的送别之言。对着家乡的山水,郅顺义立下了“革命不成功,绝不返家乡”的誓言。他走了,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向承德,走向滦县,走向锦州,走向沈阳。隆化中学的一声巨响,他助力董存瑞的组合突击石破天惊,“为了新中国,冲啊!”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青史中留下了英名。滦县战斗,他俘获敌人140多名。辽沈战役,他更是率领战友建立了火线奇功。这位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枪林弹雨、南征北战,身上留下了累累的伤痕,包里收藏着无数奖章。他打出了丰宁人的骨气和威风,使丰宁县域名扬四方。他的英雄事迹向人民彰显,看,这就是丰宁走出的兵!然而,即便是身居高位,誉满全国,他还是那么朴实,诚恳,“恂恂如鄙人”,犹如丰宁坝上一位厚道的农民弟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在锦州采访这位董存瑞的战友、沈阳军区炮兵11师的政委时,他平易近人的风格、谦逊朴素的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师里的其他领导介绍说:老郅不忘初心,不讲地位,不慕名誉,只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他挂在嘴边上的活就是,想起存瑞和那些牺牲的战友,我寝食不安。我们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为老百姓做的太少了,我们是共产党员啊。“我们是共产党员啊”,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伟大的情怀,这就是丰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英雄啊。无怪乎他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逝世后,吊唁的人排成了长龙,鲜花挽联摆满了厅堂。人民,忘不了这位老英雄。想到了当下某些小丑贬损董存瑞郅顺义的段子,真感到无限的愤怒和悲凉。英雄流血流泪,他们竟然调侃抹黑,试想,一个不尊崇英雄的民族,还有希望荣立世界民族之林吗?郅顺义,这位丰宁走出去的英雄,永远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高峰。丰宁,应该为自己的英雄儿子立一尊千松坝高的塑像。对此,我们38军援越抗美的战斗英雄刘书记也向市县领导呼吁建议。市县领导说,这些都在高扬丰宁红色文化的计划当中,很快就会变成现实。就是说,市人大主任刘文勤及县里的领导,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蓝图……观赏着两侧的丘陵山峰,在承张高速公路的车辚辚风萧萧的前进中,我的思绪飞向了小川的故乡,反复揣想着他故乡山水的摸样。汽车进入了匝道,白主席、刘书记不约而同地喊道:凤山、凤山到了。

 我终于走进了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故乡。凤山,是群山环抱的美丽小镇,小镇以前后山峦形状如高翔的彩凤而名。它曾经是丰宁县的县城,郭小川任县长时的县政府所在地,现在则是凤山镇。这是一片红色浸润着的土地,到处回荡着英雄主义的颂歌。战士、诗人郭小川,就从这塞外的大山里走向了全国。13年的凤山小镇生活,他从未忘怀自己童年的故乡热河。徜徉在诗人的故居,怀想诗人的人生战斗履迹,我不禁心潮澎湃。1919年,郭小川就出生在这里的郭家大院。大院已经被拆除,现在的故居,是郭家后来迁入的新居。郭小川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是县教育局长,母亲是小学校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小川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爱国为民的理想从小就植根在他的心里。幼年的他非常聪颖,热爱国学,唐诗宋词倒背如流,行草隶纂样样皆能,被家乡人称为神童。看着这简朴矮小甚至是寒碜的房屋,我不禁感叹,这才是茅屋里飞出了金凤凰!是九一八那罪恶的侵略炮火,让丰沛宁静的丰宁惨遭战祸。汤玉麟的临阵逃脱使承德沦陷,战火的逼近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不甘心做亡国奴的父母,带着13岁的小川,坐着一辆驴车,走上了流亡逃难的苦旅。流浪、逃亡,整日尽在坝上坝下折行。试想,那辆载不动国恨家仇的小驴车,将燕山深谷碾出多少伤心的车辙啊。就这样,千辛万苦,郭小川来到了古都北京,并在这里参加了革命。从此,沐浴着民族解放的暴风雨,诗人开始了向困难进军的艰苦跋涉。从巍然耸立的太行山到延水河畔的革命圣地,从359旅王震将军的麾下到马列学院的教席课桌,从冀热丰宁县长的土改锄奸反霸到承德锦州主编报纸的媒体生活,从天津日报的繁忙到武汉中南局的工作,他裹挟着满身的血汗征尘,始终鏖战在革命斗争的旋涡。没想到,当年中国作协的领导重任,让这位纯洁的诗人几经蹉跎。遥望无垠的北京星空,他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哲理思索。在伊春林区高唱青松歌,他表示九死不悔永葆革命战士的品格。面对那塞北江南的乡村大道,他知道革命征途总是要有那坎坷曲折。歌颂红花满城的厦门风姿,诗人诠释了革命人生的固有生活。无论“四人帮”怎样对其迫害打击,他从来没有软化自己战斗的骨骼。无论遇到什么名利地位的诱惑,他总是没有放弃对崇高理想的求索。直到他离开这个风雷滚滚的时代,还以嘶哑的喉咙在团泊洼高唱着战斗的《秋歌》!我国自古有云“诗人憎命达”,郭小川竟然也没有从这个魔咒逃脱。安阳宾馆的那场无情的烟火,将诗人带向了冥冥的天国。是诗人一语成谶,还是先有预感?不幸言中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但不管怎么说,杨匡汉先生称其为战士、诗人,是对他为人为文最恰切的论断和称赞。魏巍为故居题写的对联:“小院朗魁星享文苑千年清誉,川流归沧海领诗坛一代风骚”,也是对他精彩人生、多彩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公允定位。小川,可以安息了。

 晚霞映红了丰宁的山川草原,秋风携带着秋凉走进中秋的丰宁之夜,我们踏上了返程的汽车。回望暮色中的凤山,犹如一幅云烟氤氲的水墨丹青。秋日的丰宁夜空,繁星满天,异彩纷呈。明天,这儿肯定还是朝霞满天,红日高升。整理着自己纷繁的思绪,我又陷入了焦思苦想之中:究竟用什么样的色彩和文字,才能书写出新时代的满乡丰宁?


 (王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渤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高级调研员,现任中国社会出版社编审)